第(3/3)页 “釉面莹润如脂,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,”陈阳轻声自语,“这种釉色的调配,非顶级工匠不能为之。” 接着,他轻轻托起罐底,仔细端详胎骨。胎体厚薄适中,分量沉实,敲击时发出清脆悦耳的金属音。 “胎质细腻坚致,无半点疏松,”陈阳的眉头渐渐舒展,眼中闪烁着专业的光芒,“这种胎土的纯净度和烧结程度,确实是官窑的水准。” 随后,他的注意力转向了那些精美绝伦的描金画工。金彩在灯光下熠熠生辉,每一笔都精准到位,没有丝毫的含糊或潦草。 “这双龙赶珠图,线条流畅自然,龙鳞片片分明,”陈阳越看越是惊叹,“特别是这火焰宝珠的渐变处理,层次分明,立体感极强,这绝非一般画师能够胜任。” 他还注意到龙须的飘逸,龙爪的有力,甚至连祥云的卷曲都充满了动感,仿佛整个画面都在流动着生命力。 “再看这些蝙蝠纹饰,翅膀的张合,身形的转折,”陈阳的声音里带着深深的敬佩,“每一只都神态各异,却又和谐统一,这种构图能力和绘画功底,真是令人叹服。” 最后,陈阳小心地翻转罐底,查看底款。只见“大清嘉庆年制”六字篆书款识工整端庄,笔画刚劲有力,每个字都严格按照官窑的规制书写。 “底款规整,笔法娴熟,”陈阳点头赞许,“这种官方款识的书写水准,绝对是宫廷专职书手的作品。” 检查完毕,陈阳如同完成了一次神圣的仪式般,轻轻将罐子放回软垫上,动作轻柔得如同在安放一件稀世珍宝。 他缓缓直起身子,深深地看了叶辉一眼,眼中满含着真诚的赞叹和几分不易察觉的敬畏:“叶少好手笔!开门见山的嘉庆官窑,粉青釉地配描金,工艺复杂,保存如此完美,难得,实在是难得!” “这样的精品,就算是在故宫博物院,也绝对称得上是镇馆之宝级别的存在。”陈阳补充道,语气中带着深深的震撼。 叶辉听了这番话,只是淡淡地低下头,看着自己腕上那块价值不菲的手表,似乎时间比这件国宝更值得他关注。他悠闲地晃着二郎腿,脸上写满了不以为然的神情。 “陈老板过奖了,”叶辉漫不经心地摆摆手,语气轻描淡写,“一件嘉道的物件而已,家里库房里类似的还有几件,都是祖上传下来的老东西,平时也就是摆着积灰尘。” 他抬起头,用一种近乎玩世不恭的语调继续说道:“嘉庆官窑嘛,比起康雍乾三朝确实是差了些意思,那时候国力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,工艺虽然还算精细,但总归缺了些盛世的霸气和创新精神。” “不过胜在制作工艺还是相对考究的,用料也还算扎实,摆着看个热闹,装点一下门面还是够用的。”叶辉的语气中透着一种令人咋舌的轻松,仿佛在谈论一件普通的装饰品。 说完,他略微抬起眼皮,用一种带着几分挑衅意味的眼神看向陈阳:“怎么样,陈老板,这东西拿去糊弄洋鬼子,够分量了吧?应该能让那些自以为懂行的外国佬开开眼界了?” 陈阳强忍住内心的激动,努力保持着商人应有的镇定,但眼中的光芒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真实想法。他用力点头,声音中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:“够,太够了!叶少慷慨,真是太慷慨了!这样的精品,别说是糊弄洋人了,就算是拿到国际拍卖会上,也绝对是压轴的重器啊!” 第(3/3)页